荣格八维功能简读

Te目标力 Ti定义力 Fe关系力 Fi信念力
Ne展望感 Ni预估感 Si经验感 Se体验感
Te:目标力
一句话描述:
组织事实,推理系统框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积极地利用客观规律达成目标
尊重客观规律中的事实,使用现有的资源、规则和标准达成目的。战棋思维,能够有效且快速地组织想法,使之变得井然有序且高效可行。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功能
Te 的独特优势(Haas & Hunziker释义):
组织外部世界中的想法、对象、信息等,以帮助他人理解和使用它们
总结和编纂一个国家或文化的共同愿景和道德成法律
领导逻辑群体决策
果断
应急计划
完成任务的可靠性
一视同仁
客观性
当Te是优势功能时(linda berens释义):
组织空间、事物和想法很容易。将事情整理得井井有条,这本身就是一项充满活力的活动。
您绘制应急计划,将事情分解为可行的元素和步骤,以确保事情完成。
有创建和使用新的和传统的组织系统的趋势,如按字母顺序排列、数字、序列、PERT 图表、组织结构图、矩阵、表格等。
信息是根据科学或社会的“规律”进行评估的,并且对一切都寻求合乎逻辑的解释。
您通过理性、可衡量的事实/数据的权重以及使用通用词汇来积极影响他人。
您可以轻松地设定界限或限制,并在与他人互动时脱离。
Ti:定义力
一句话描述:
定义原理,分析系统内容,以产生精确观点为导向,积极地筛选内部规律以求自洽深究内部规律中的定义,建构独到精确的见解、定义和命名。分析思维,能够敏锐地注意到事物内部逻辑的不一致性,直至澄清完善其自洽性。以过程为导向的思维功能
Ti的独特优势(Haas & Hunziker释义):
查看假设的基本框架和逻辑后果
组织过程流的评估和规划
跳出框框思考的诀窍:非常规的观点和见解
发现传统智慧中的不合逻辑和普遍接受的行为中的功能障碍
在没有自我介入的情况下提出新的解释或结论的能力切入否认
稳定的令人放心的光环来自始终有一个原则来支撑决策和行动
系统思考
当Ti是优势功能时(linda berens释义):
识别、命名和分类是第二天性,几乎无法避免。
通常使用一种精细的分类方案,在某些内容不适合之前不一定公开,然后很
快就会指出不一致之处。
描述类别和阐明原则可以像分析和批评某事的错误一样充满活力。
有一种倾向是停留在一种独立的分析模式,同时从事物的根源有效解决问题。
你专注于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通常只报告基本特征而不是解释性细节。
如果某些东西不适合现有框架,你要么拒绝它,要么彻底拆开它来看看它是
如何工作的。有时可能需要修改整个框架。
Fe:关系力
一句话描述:
协调情感关系,寻求合作及和谐的氛围,富有同理心,积极地链接人际关系适应他人期待敏锐察觉到他人情感愿望,并乐于联结和谐关系的功能。从良好的关系互动、氛围中获取动力和支持。推动客观上的关系得以长期发展,辅助人们在情感上达成共识。以关系为导向的情感功能,即同理心。
Fe的独特优势(Haas & Hunziker释义):
照顾他人需要的才能
维持一种文化的社会结构、标准和惯例
维护社会的道德准则
共情
欣赏和重视他人的本性和他们所拥有的天赋的诀窍
个人温暖
同情
作为世界的社会良知
当Fe是优势功能时(linda berens释义):
你注重建立和维持和谐的关系,经常使用社会习俗来保持和谐,让人们感到舒适和包容,并保持团队的完整性。
通常,您可以轻松地进行社交对话,并且知道对某人说的正确词句。
您可以轻松地披露个人详细信息以鼓励他人表达自己。
你很重视为表达感情创造空间——积极的和消极的。
你根据对人的影响来组织时间、空间和事物。
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情感上,您经常感到需要照顾每个人甚至整个群体。满足他人的需求是充满活力的,直到你自己的需求被忽视太久。
Fi:信念力
一句话描述:
遵从内心情感,肯定个人意愿及发心的关怀,富有信念感,积极地坚持个人的信念与立场坚定地察觉个人信念,并捍卫自身情感立场,从自身的善恶观、道德观、信念观等价值体系出发,判断他人情感的性质是什么。以个人情感的同一性为导向的功能,即真诚。
Fi 的独特优势(Haas & Hunziker释义):
知道其他人何时处于内心痛苦之中
一对一帮助他人的才能
接受和信任他人的诀窍
非凡的真实性和诚意
道德稳定
灵性
温柔
耐心
当Fi是优势功能时(linda berens释义):
通常,您对个人、团体、组织行为是否与价值观一致有一种直觉。
你经常检查行为的真实性和信念,以保持内心的和谐。当这种和谐存在时,就会有一种平静的感觉。
当你感觉强烈时,你会指出矛盾和不协调之处。
基本真理通常是你行动的基础,为这些真理挺身而出是充满活力和说服力
的。
通常,您不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强加于他人或公开分享它们,直到它们遭到侵犯。这些价值观可以高度特定于个人或普遍性,例如自由、忠诚和善良。
你倾向于认为一切都有价值(或有价值),并以恒定的关系看待事物。
Ne:展望感
一句话描述:
拓宽未来的图景,探索潜在的可能性,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积极地促使更多可能性被看见沉浸在潜在可能性的汪洋大海中,流连忘返。看到新的可能性后,为了转换更多新的角度理解事物,抛弃得到的新角度转而奔向其他的可能性。善用比喻,以发散探索为导向的直觉功能
Ne 的独特优势(Haas & Hunziker释义):
巧妙地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通过将所有已知信息连接成适合的解释,用人、物或事件填空全球范围内的认知
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连接他们的想法并寻找替代方案的诀窍
教人们看待一切事物的新方法
一种以新颖且引人注目的方式呈现熟悉事物的天赋,促使人们团结起来支持
豁达
创造选择和机会的才能
当Ne是优势功能时(linda berens释义):
发生了很多“字里行间”的阅读。
潜在的可能性和意义被“揭示”,必须被探索。
你会完全投入到新的做事方法中,并通过在特定情况引发的不断变化的一系
列想法或见解中发现其他观点而充满活力,就像头脑风暴一样。
您经常会遇到将相关信息从一个上下文带到另一个上下文的想法的飞跃。
“是什么”不是看它是什么,而是看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一切都是在关系网的背景下感知的。没有什么是孤立的或断开的。
Ni:预估感
一句话描述:
聚焦未来的意义,专注未来的确定性,寻找事物内在的意象,积极地领悟更必然的发展趋势勾勒未来更清晰的图景,寻找未来的深层意义,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为了转换更多新的角度理解事物,执着于为事物本身赋予更多象征性的意义。善用隐喻,以聚焦预估为导向的直觉功能
Ni的独特优势(Haas & Hunziker释义):
看到可能的未来形状的能力,不受时间、地点、具体数据或事件的限制
瞬间掌握整个上下文
一种填补先知和有远见的领导者角色的倾向,以激发文化变革,朝着可以实
现的新模式发展
教授更深层次理解的才能
将社会与无形的形而上世界(萨满)连接起来
将事物置于更大背景下的诀窍:意义的普遍背景
连接到集体无意识
当Ni是优势功能时(linda berens释义):
您通常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感到确定,通常没有必要的细节,也无法追踪支持预测的实际数据。
你专注于“将会是什么”。
你被关于某人如何成长的变革愿景或实现这一目标的完全原创的方法所激励。
你被吸引来让这些愿景显现出来。
您经常会体验到洞察力的闪现,这些洞察力将自己呈现为非常广泛的主题和复杂的整体模式或思维系统,而不受外部事件的触发。
内在意象是一种认识,它利用了普遍的符号,并确信它们是真实的。
Si:经验感
一句话描述:
确保具体细节的可靠性,对事实产生强烈丰富的个人印象,积极地搭建稳定的经验库
相信由个人过去、经验和回忆凝缩而成的“数据”。用“可靠的数据”记录事和人稳定的内部规律,并产生强烈的印象遵守它。以可靠个人经验为导向的感觉功能。
Si的独特优势(Haas & Hunziker释义):
通过与记忆中相同环境或程序的内部图像进行比较,意识到某物何时不合
适,无论它是房间中的物体还是过程中的一个步骤
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很少犯同样的错误两次
对大多数事件或项目中涉及的步骤的可靠了解
通过提供历史背景,为当前形势增添实质内容
根据以前有效或无效的内容为当前的任务或情况带来结构
仔细注意细节
详细生动的记忆
稳定
当Si是优势功能时(linda berens释义):
您倾向于不断地将“现在”与之前的内容以及预期的内容进行比较。
来自过去的信息是作为一种细节丰富的“知道”而来的,与该记忆相关的一切
都会依次出现。这样的经历在他们的熟悉中真正充满活力。
您专注于事实和存储的数据,通常是为了获得更明确的理解。
你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先前经历的影响。
如果新事物与熟悉的事物不匹配,那么您可能会忽略或忘记它,除非它有强烈的体验。
在您接受当前信息有价值之前,可以轻松触发和查看大量过去的关联。
Se:体验感
一句话描述:
放开对现实的体验感,关注最直接的当下感受并给出即时反应,积极地适应事态的发展
本能地感受当下的事实、环境的变化,能够记住环境给自己带来的具体体验。对具体事与人的感知仿若照相机一般,生动具体详实,富有互动感。以融入当下体验为导向的感觉功能。
Se的独特优势(Haas & Hunziker释义):
准确、客观、详细地观察当前环境中的各种经验
享受生活
可以看到问题的所有方面
动手能力强
极其可靠的视觉感知
例如,教别人闻玫瑰的天赋
为任何团体带来兴奋和活力的诀窍
现实性和实用性
当Se是优势功能时(linda berens释义):
无论正在发生什么,您都可以充分体验直接的上下文,达到“一体”的程度。
当您与有形环境非常接触并能够在身体上表达自己时,您会充满活力。
“是什么”因其是什么而受到赞赏,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你有非常敏锐的感官,强化丰富的感官细节,喜欢大量刺激和多样的活动。
当你没有得到清晰的画面时,你会专注于事实并提出很多问题。
在随机且不断变化的场景中,您会注意并快速响应快速变化的信息,关注当时最相关的内容而忽略其余的内容。

荣格八维功能深度汇总

Te目标力 Ti定义力 Fe关系力 Fi信念力
Ne展望感 Ni预估感 Si经验感 Se体验感
Te:目标力
一句话描述:
组织事实,推理系统框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积极地利用客观规律达成目标
John Beebe释义:
【调节】通过控制、管理让其满足某功能
【规划】精心安排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执行】将事情推往向某个特定的情况,(让人服从律法)
(Regulating)→(Planning)→(Enforcing)
荣格《心理类型》原文部分释义:
作为外倾的一般态度的结果,思维主要为客体和客观事件所定向。这就产生了一种显著的特征。思维一般来自两个源泉,其一来自主观的最后可归结为无意识的根源,其二则来自由感官-知觉所传送的客观事实。较之前一个源泉,外倾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后一个源泉的制约。判断总是预设了某种标准;对外倾型判断来说,有效的决定性标准是适应于外在环境的标准,无论它从可知觉的客观事实直接表现出来,还是从客观观念表现出来都是如此;因为客观观念即使得到主观的认可,但它在其根源上同样是外在的和客观的。
因此,外倾思维并不必然地是纯粹的具体思维;它很可能同样是纯粹的观念思维,例如,如果可以证明它所运用的那些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外界借用来的,即由传统和教育传达的,那么这一说法就能成立。
所以,要判断某种思维是不是外倾的,我们首先要问的是:根据什么判准来作出判断——是外界提供的,还是主观根源所提供的?进一步的标准在于思维者形成结论时所取的方向——它是否主要地定向于外部现实。至于它迷恋于具体对象这一点并不能作为外倾性质的证据,因为我的思维之所以关注具体的对象,可能是因为我正在从中抽象我的思想,也可能因为我正在通过它而将我的思维具体化。
即使我的思维关注于具体事物,也可能就此而言被描述为外倾型的,然而我的思维将要选择什么样的方向,仍然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即,在进一步的过程中,它是否再回到客观事件、外部事实,还是回到一般可接受的观念。
Ti:定义力
一句话描述:
定义原理,分析系统内容,以产生精确观点为导向,积极地筛选内部规律以求自洽
John Beebe释义:
命名→界定→理解
【命名】尝试赋予一个定义
【界定】解释说明其(通常以词语为单元)内含的意思,确定其边界和极限
【理解】确信某事物的意思,知道为什么某事发生和其背后的原因,(知道人为什么做某事)
(Naming)→(Defining)→(Understanding)
荣格《心理类型》原文部分释义:
内倾型思维主要定向于主观因素(即主体性)。至少,这种主观因素表现为一种最终决定判断的导向感。有时,它或多或少表现为一种有助于作为某种准则的完整的意象。内倾型思维可能既与具体的对象也与抽象的对象相关,但是在决定性时刻它总是定向于主观的因素。它不可能从具体的经验再返回到客观事物中去,而总是导向主观内容。外在事实并不是内倾思维的目的和根源,尽管内倾型总喜欢标榜自己是以此为目的和根源的。内倾思维始于主体然后又返回到主体,尽管它可能在实在的现实领域中进行最广阔的遨游。
内倾思维型主要关心的不是对新的事实的认识,而是新的观点。他阐述问题并且创造理论,展示新的前景和新的洞见,但在事实面前它却持保留的态度。这些事实可以极恰当用来作为说明的例证,但绝不会允许它们占据支配地位。事实被搜集用来作为某种理论的证据,但绝不是为事实本身而搜集。倘若后一种情况经常出现,那也只是对于外倾型处事方式的让步。对这种思维来说,事实仅有次等的重要性;主观观念的发展和呈现、那些微弱地闪现于心灵的眼睛面前的原初象征意象的发展和呈现才是绝对重要的东西。
它的目的从不涉及具体事实的理智的重建,而是涉及从模糊意象到一种辉煌的观念的构建。它要求获得真实,看着外在事实如何恰当地进入并充满观念的构架;当他的思维的创造力实际上创造出一种观念时,就将其自身显示出来了,虽然该观念并非内在于具体事实中,但它仍然是具体事实的最适当的抽象的表现形式。一旦这种形构的观念似乎如此不可避免地从外在事实中浮现出来,以致它们实际上就证明了其有效性时,内倾型思维的使命就完成了。
Fe:关系力
一句话描述:
协调情感关系,寻求合作及和谐的氛围,富有同理心,积极地链接人际关系适应他人期待
John Beebe释义:
认可→申明→联结
【认可】让其被正式认可(通常在检验后),证明其是正当的
【申明】认可其的真实性,申明对其的支持
【联结】找到两者的联系,对某人的感受和经验产生认同和共鸣,(讲述故事)
(Validating)→(Affirming)→(Relating)
荣格《心理类型》原文部分释义:
处于外倾态度中的情感(feeling)同样定向于客观材料,客体存在是这类情感不可缺少的决定性因素。外倾型情感总是与客观的价值相一致。假如某人总是把情感当作主观的东西的话,那么外倾情感的性质就很难得到理解,因为它已经尽可能地从主观因素中分离出来了,使自己完全从属于客体的影响。即使当它显得似乎独立于具体的客体之外时,它也仍然无法摆脱传统的或被广泛接受的某种价值标准的控制。例如,我可能十分激动地说某物是“美的”或“善的”,这并不是因为我在自己的主观情感中发现它是“美的”或“善的”,而是因为这样说是恰当的和得体的,因为相反的判断会扰乱一般的情感环境。这类情感判断绝不是一种伪饰或谎言,它只不过是一种调适的行为。
例如,一幅画被称为美的,是因为一幅悬挂在客厅里并有名家签名的画通常被认为是美的,如果认为它是“丑的”,就可能触怒那个幸运的收藏者的家庭,说它是美的也可能因为拜访者想要制造一种和谐的情感氛围,其目的在于使人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十分令人惬意。这类情感为客观的标准所支配。它们本身是真实的,从整体上体现了情感功能。
正如外倾思维想竭力摆脱主观的影响一样,在最终剥除所有的主观装饰之前,外倾情感也同样必须经历分化的过程。产生于情感活动的评价不是直接与客观价值相应,就是与传统的和普遍被接受的价值标准保持一致。这类情感极其适应于这一事实,如此众多的民众涌进剧院、音乐厅或教堂,并且带着他们被正确调适好了的情感。流行时尚的存在也归因于这种情感,且更有价值的是它们对社会的、慈善的以及诸如此类的文化事业的积极支持。在这些事务中,外倾情感证实它自己是一种创造性因素。倘若没有它,和谐的社会生活就变得不再可能。
就此而言,外倾情感像外倾思维一样,具有有益的及惬意合理的效用。但是,只要客体获得支配性地位,这些有益的效用就丧失了。这样,外倾情感的力量迫使人格进入了客体,客体同化了他,客体成为主要的诱惑力,于是情感的个人特征就消失了。
Fi:信念力
一句话描述:
遵从内心情感,肯定个人意愿及发心的关怀,富有信念感,积极地坚持个人的信念与立场
John Beebe释义:
【判断】形成和拥有对于其的个人意见和结论,对其产生来自自身的评论
【评定】对其进行检验以判断其品质、合格与否以及需求,(评估其的价值)
【确立信念】建立价值(观)(通常指持续很长时间的价值),与价值、信念建立关系
(Judging)→(Appraising)→(Establishing the value)
荣格《心理类型》原文部分释义:
主要决定于主观因素。它与外倾情感之间有着根本的差异,如同内倾思维和外倾思维间存在根本差异一样。要想对内倾型情感过程作出理性的描述,或即便是大致的描绘都是极其困难的,尽管只要人们意识到它,这类情感的特征就会变得显而易见。由于它主要受主观条件的限制,且只是次要地与客体相联系,所以这种情感极少显现于表面,也常常遭致误解。
这是一种明显地贬低客体的情感,因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以否定性的面貌表现出来。其肯定性的情感的存在只能被间接地推断出来。它的目的并非在于使自己调适于客体,而是要超越客体,通过一种无意识的努力使潜在的意象成为现实。

真实的情形是, 内倾情感是内敛的而非外延的。它们朝深处发展。一种外延的同情感可以通过恰当的语言和行动表达出来,从而迅速地再度恢复到正常,而一种内敛的同情由于无法用任何方式表达出来,就获得了一种激情的深度,其中包含一个悲痛的世界,甚至为悲痛所麻木。它或许会以极度的形式爆发出来,导致一种近乎英雄般性格的惊人举动,引起这种爆发既不与主体本人相关也不与客体相关。

然而,由于其与现实的毫无联系,主观思维在意欲唤起一种恰当的理解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同样的情况也对主观情感有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同他人进行交流,它不得不寻找一种外在形式,不仅使它本身能得以接受,而且能在其他人那里唤起类似的情感。 倘若情感被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所歪曲,它立即就会变得不再具有同情心了,因为它变得主要与自我相关联了。它必然产生出伤感的自爱的印象,产生出意在使自己感兴趣甚至病态的自我欣赏的印象。
Ne:展望感
一句话描述:
拓宽未来的图景,探索潜在的可能性,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积极地促使更多可能性被看见
John Beebe释义:
考虑→展望→促使
【考虑】在思想中愿意接受和持有新事物
【展望】想象或期待其在未来的发生(通常是积极的)
【促使】让想法、事物从不可能变为可能
(Entertaining)→(Envisioning)→(Enabling)
荣格《心理类型》原文部分释义:
既然外倾直觉主要定向于客体,那么它实际上很接近感觉;确实,对外在客体的期望的态度同样可能会要利用到感觉。因此,如果直觉要成为真正的功能,那么感觉就必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压抑。我在这种情况下把感觉当作简单和直接的感官印象,该感官印象被理解为一种能清晰确定的生理的和心理的材料。这一定义必须事先就清楚地确立,因为,如果我询问直觉者他是如何定向的,那么他所谈到的东西几乎很难与感官印象区别开来。通常,他会频繁地使用“感觉”一词。当然,他确实有感觉,但他并非为这些感觉所引导;而只是把它们当作知觉的出发点。他由于无意识的偏爱而选择了它们。

外倾直觉总是努力去发现储存于客观环境中的那些可能性;因此,作为一种从属的功能(即当它不处于优势地位时),它是辅助者,当面临一个无望的被锁闭的情境而其他功能都找不到出路的时候,直觉便自主地发挥作用了。当其成为决定性功能时,生命中每一个原初的情境都宛如一个锁闭的空间,有待于直觉去开启。
它不断从外在生活中寻找新的出口和新的可能性。每一瞬间,每一种存在的情境都可能成为直觉者的囚牢,成为必须被砍断的锁链。因为这时如果客体有助于产生一种解决方法、一种解救之道,或至少是导致新的可能性的发现的话,那么它就会显得似乎具有一种极度的价值。然而,一旦客体尽到了它们作为踏脚石和桥梁的作用,它们就完全失去了它们的价值,被当作累赘弃如敝屣了。事物得到承认只有当它们能开启超越它们的新的可能性,以及能使个人从它的权力下解放出来时才有可能。不断浮现的可能性是直觉所无法逃避的强迫性动机,为此所有其他的东西都必须牺牲掉。
Ni:预估感
一句话描述:
聚焦未来的意义,专注未来的确定性,寻找事物内在的意象,积极地领悟更必然的发展趋势
John Beebe释义:
想象→确信→预估
【想象】在脑海中其形成图像或想法
【确信】在脑海中有有效信息并且相信其真实性
【预估】有模糊依据的猜测、估计,(“占卜”、用探矿杖探测)
(Imagining)→(Knowing)→(Divining)
荣格《心理类型》原文部分释义:
内倾直觉所领悟的意象源于先天的遗传的无意识根基。这些无意识中的原型的最内在的本质无法为经验所接受,它们是历代先人心理运作的积淀;即有机体存在的普遍经验的累积或汇聚,经亿万次重复后就凝聚成了类型。

虽然内倾者的直觉可能为外在客体的刺激所引起,但是它所关心的并非外在的可能性,而是外在客体从他的内部所释放出来的东西。内倾感觉主要限制在——经由无意识——对神经刺激现象的知觉上,它不能超越这一范围,而内倾直觉则压抑了这方面的主观因素,从而使它去领悟那些引起神经刺激的意象。
例如,假设某人遭到心因性晕眩突发的袭击。感觉所关注的是这种神经系统扰乱的特殊性质,知觉它的所有特质,它的强度,它的过程,它的如何发生以及如何结束,但却不会进一步越此去追究它的内容以及造成神经系统扰乱的东西。相反,直觉从感觉中获得的只是它直接行动的推动力;它洞视到场景背后的东西,迅速知觉到造成这种特殊现象发生——晕眩的突发——的内在意象。它看见一个意象:一个步履蹒跚的人,心被利箭刺穿。该意象迷住了直觉活动;它被意象所捕获,努力去探索意象的每一个细节。它紧紧地抓住灵视,以最富于生命力的兴趣去观察这一图像的怎样变化,怎样进一步展开,最后又怎样地消失。
Si:经验感
一句话描述:
确保具体细节的可靠性,对事实产生强烈丰富的个人印象,积极地搭建稳定的经验库
John Beebe释义:
实施→查对→录入
【实施】开始使用某方案、体系或经验
【查对】查对其真实性和正确性
【录入】(记录、算作)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Implementing)→(Verifying)→(Accounting)
荣格《心理类型》原文释义:
按其本性来说,依赖于客体和客观刺激的感觉在内倾型态度中必经受相当大的修正。它也具有一种主观因素,因为除了被感觉到的客体以外,还有一个正在感觉的主体,将他的主观意向附加到客观的刺激中去。在内倾型态度中,感觉主要建立在知觉的主观成分上。由此我所意指的是,这种看法在艺术作品对外在客体的再现中能得到最好的说明。
例如,当几个画家描绘同一处风景时,他们都试图忠实地再现它,但他们的描画却是彼此不同的,这并非仅仅因为能力的差异,而主要是因为其不同的观看方式;实际上,在某些绘画中还存在情调和色彩及形式处理方面的显著的心理上的差异。这些特性显露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在感觉中的情形与我们前面所讨论的其他功能中的情形基本上是一样的。它是一种无意识意向,从根源处改变了感性知觉(sense-perception),使其失去了纯粹客观影响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感觉主要与主体相关联,其次才联系到客体。
主观因素之可能具有多么强大的影响力,这在艺术中显示得最为清楚。主观因素的优势状况有时会达到完全压抑客体影响的程度,然而,即使感觉变成了对主观因素的知觉,沉溺到了纯粹刺激的水平,但感觉毕竟仍然是感觉。内倾感觉因此而定向。真正的感官-知觉确实存在着,但看上去与其说是客体依其本色渗入主体,不如说是主体以极其不同的观点观看客体,或者说主体看到了与别人完全不同的东西。
事实上,主体像任何他人一样知觉到了同样的事物,只是他并不满足于纯粹的客体影响,而是关注于由客体刺激所激发出来的主观知觉。
主观知觉明显地不同于客观知觉。他所知觉到的东西根本无法在客体中找到,客体至多不过做了某种暗示而已。即是说,虽然人人都有知觉,但它并非直接源于事物的客观行为,也并非作为纯粹的意识产物给人留下的印象——它太真切了,以至于不能这样说。
Se:体验感
一句话描述:
放开对现实的体验感,关注最直接的当下感受并给出即时反应,积极地适应事态的发展
John Beebe释义:
参与→体验→享受
【参与】成为其进展的一部分
【体验】感受到其发生和经过
【享受】从其中得到乐趣
(Engaging)→(Experiencing)→(Enjoying)
荣格《心理类型》原文部分释义:
在外倾型态度中,感觉(sensation)最明显地受到客体的限制。正如知觉一样,感觉自然是依赖于客体的。但是,同样自然的是,它也依赖于主体,因此,也存在一种完全区别于客观感觉的主观感觉。在外倾型态度中,感觉的这种主观成分就其相关的意识的运用而言,不是受到禁止就是受到了压抑。同样地,作为一种非理性的功能,只要思维或感情占据优势地位,感觉就极大地受到了压抑;也就是说,只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当意识的理性态度容许偶然的知觉成为意识的内容——或者说载录它们时,感觉才能成为一种意识的功能。当然,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感觉的功能是绝对的;例如,就生理的限度而言,一切东西都能看到或听见,但是,并不是一切都能获得阈限的价值(threshold value),一个知觉必须由于被统觉到(apperceived)才能获得阈限的价值。当感觉本身占据优势而不再只是辅助其他功能的功能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在此情形下,没有任何客观感觉的因素能被排除,也没有任何东西受到压抑(以上所提及的主观组成成分除外)。
当感觉主要为客体所限定时,这些能引发最强有力的感觉的客体对个体心理就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对客体形成强有力的感觉联系。感觉因而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功能,带有最强大的活力的本能。
只要客体能激发感觉,它就具有了价值,只要客体处于感觉的威力之下,它们就能充分地为意识所接纳,且无论它们与理性的判断相容与否。判断客体价值的唯一标准是其客观属性所引发的感觉的强度。据此,所有能激发感觉的客观过程都可呈现于意识中。然而对外倾型来说,只有具体的、被感官所知觉的客体或过程才可能激发感觉;尤其是那些每个人在每时每地都感觉为具体的东西才能激发感觉。
所以,这种个体的取向与纯粹感官的真实保持一致。从事判断的理性功能从属于感觉的具体事实,因而它具有较低分化程度的性质,显示出否定的、婴儿期的和古代的特征。这一深受压抑的功能自然与无意识知觉的功能,即感觉——直觉相对立。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3 荣格认知动力测试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30467号-1